王毅回国前向菲律宾留下什么忠告 勿当马前卒!菲律宾政府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导致其在东盟内部逐渐被孤立。2025年7月的东盟外长会议上,除菲律宾外,其余九国一致同意与中国加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并将其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取代仅有政治效力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一“九对一”的格局清晰地展现了东盟国家对菲律宾单方面依赖美国对抗中国的策略的否定。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会议上强调,南海问题应由中国和东盟自身解决,域外势力介入只会加剧局势复杂性。他的观点得到了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多国代表的积极回应。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指出,菲律宾成了美国的代理人,但东盟不想陪它玩火。印尼学者穆罕默德批评菲美联合军演破坏了东盟地区的和平稳定;新加坡前议员吴俊刚警告菲律宾最终将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此次会议期间采取强硬姿态,向菲律宾发出严厉警告。他在演讲中逐条驳斥了南海仲裁案的荒谬之处,指出菲律宾未经充分协商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他还揭露了仲裁庭将太平岛歪曲为岩礁的事实,并直指美国是这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的幕后操纵者。登机回国前,王毅向媒体表示:“当别人的马前卒,最后就会成为牺牲品。”他此前还曾警告菲律宾外长,引进美国中程导弹系统将引发地区军备竞赛,损害菲律宾人民的利益。
与东盟外长会议同期,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录制视频炒作南海仲裁九周年,并得到美国驻菲大使罗玫凯的支持。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表演”在东盟内部遭遇冷遇。早在2024年10月的东盟峰会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试图控诉中国施压,但随后发言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领导人均刻意回避南海问题,转而强调地区团结与发展。泰国总理佩通坦批评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挑衅;柬埔寨学者金平指出,菲律宾拉拢美日撑腰,这些国家只是想利用南海问题围堵中国,并非真心寻求和平解决。
菲律宾为在南海问题上逞强,不惜代价进行军备扩张。2024年,菲律宾启动国防现代化计划,高价采购美国F-16战机和德国潜艇。这种竭泽而渔的军备竞赛并未带来安全,反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民生损失。经济方面,2024年东盟对华出口增速是对美出口增速的三倍,而中菲自贸合作因南海冲突停滞不前。渔业方面,中菲渔业合作中断后,菲律宾渔民被迫冒险进入争议海域,屡遭中方海警驱离,2023年12月卡拉延号补给船事件更是激化了民怨。能源方面,中菲商定的联合油气开发项目也因政治争端搁浅,菲本土石油公司多次抱怨项目受阻。
与马科斯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特尔特执政时期(2016-2022年)中菲关系显著改善。杜特尔特政府搁置南海仲裁结果,积极推动对华合作,中菲贸易额翻倍,中国成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菲律宾年均GDP增速超过6%,并获得了中国百亿美元的基建投资。两国还建立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仁爱礁补给问题通过默契安排得以平稳运行。
然而,马科斯政府上台后急转直下,向美军新增开放四个军事基地,重启与美军的联合巡航,并通过《海洋区域法案》将中国黄岩岛非法划入菲律宾版图。印尼学者安娜·马林多格呼吁菲律宾政府效仿杜特尔特时期,通过独立对话,摒弃对抗,寻求和平解决南海问题。
菲律宾政府最大的战略误判在于错误估计了美国对其的支持力度。2025年7月,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公开声明,美国绝不能与中国发生冲突,此话一出,菲律宾媒体一片哀嚎,意识到美国所谓的军事演习不过是一场虚张声势的作秀,在真正发生冲突时,菲律宾将会被抛弃。历史事实也证明了美国对菲律宾领土主张的虚伪性。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和1900年《华盛顿条约》都明确规定菲律宾领土西限为东经118度线,而黄岩岛位于东经117度45分,根本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内。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对此直接斥责菲律宾的主张纯属无中生有。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孤注一掷最终使其陷入困境,而东盟国家则用实际行动选择了与中国合作,寻求地区稳定与发展。菲律宾政府需要认真反思其外交策略,避免继续充当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中国期货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