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宣称“中方邀请李在明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后,李在明终于就中韩关系表态。
7月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满月记者会上首次系统阐述外交政策,明确宣示“将以坚固的韩美同盟、紧密的韩美日合作、尽快改善韩中与韩俄关系为基础,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
这一表态标志着韩国彻底告别尹锡悦时期的“亲美一边倒”路线,转向“动态平衡的战略调整”。
李在明特别强调“全面中断韩朝对话是愚蠢之举”,并透露已采取具体行动,韩国已经暂停韩朝边境对朝鲜扩音广播。这一和解举措迅速获得朝方积极回应,朝鲜也停止了“噪音攻击”,改为播放柔和的音乐。
李在明评价此举“超出了他的期待”,对朝缓和与对华修好同步推进,体现了李在明外交政策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就在李在明记者会前一天,也就是7月2日,韩国外交消息人士爆出关键动向,中方近期通过多个外交渠道询问韩方,李在明能否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这一邀请具有特殊历史参照。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顶住美国压力出席活动”,而此次中方拟邀请,正值李在明寻求修复中韩关系的关键期。
韩方回应谨慎务实,韩国外交部表示需考虑“历届政府决定、中韩关系、韩美关系等多重因素”,消息人士更直言“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这种谨慎背后折射出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现实困境,“出席可能触动美国敏感神经,缺席则错失改善中韩关系良机”。
李在明目前面临着走钢丝的问题,即便他有意改善中韩关系,但他面临着多方面的阻力。李在明的对华务实路线面临显著国内压力,竞选期间,李在明因“台海问题与韩国无关”等言论,遭抨击为“屈从外交”。
还有报道显示,李在明的对华态度遭到了尹锡悦阵营的反扑。大选展开前,韩国甚至出现了大规模“抨击中国”的行动。
保守派候选人金文洙借机猛攻,5月底韩国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因对华立场而有所降低,这使得李在明在大选当天不再明确提及修复中韩关系。
李在明清楚地知道,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对华依赖度更是达到了近一半。
韩国政府内部担忧,若李在明出席北京抗战纪念活动,可能被视为“冷落了美国”,毕竟李在明还没有和特朗普会面。
韩联社分析指出,韩方正密切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受邀出席,但鉴于当前情况,“主流观点认为特朗普不太可能率先前往北京”。在韩美同盟仍是基轴的背景下,这一外交抉择堪称走钢丝。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中国期货配资公司-正规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